第(1/3)页 【忠诚的书友“啊小娘子别跑啊”,为本书献上第 2个盟主。朕心甚慰,加更一章。】 ~ 步兵方阵当中~ 司令官韦俊望着狂奔的敌人骑兵,忍不住扭头望了一眼不远的高处,心中祈祷胜利。 一名军官见状,低声询问: “司令官,我们要派一两个连回援帅旗吗?” “不必。按照战前布置,各司其职。” “是。” 步兵空心方阵纹丝不动。 轻骑兵们开始集结,骑士们忙着装填手枪,捡拾地上的断矛,准备再战。 …… 头顶,炮声隆隆。 布置在丘陵顶部缓坡的吴军重炮开火了,实心弹落入直冲而来的哈萨克骑兵群中,杀出血路。 但, 区区 20门炮改变不了什么。 装备简陋到仅有一把弯刀的皮袍牧民们上半身前俯, p股离开马鞍,整个人接近垂直,拼命抽打战马。 这是骑兵冲刺时的标准动作。 可在最短时间内让马速拉到最高。 …… 丘陵腰坡, 戴着厚厚的长筒皮手套的辅兵们砍断固定绳,展开一卷卷铁丝网。 俩人合力将重叠在一起的圆形铁丝网拉开,然后顺着缓坡滚下去。 一条又一条,好似滚地龙。 这是吴军第一次在战场上大量应用跨时代的新式武器。 啊~ 哈萨克人何其有幸,竟能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亲身体验铁丝网和后膛燧发枪威力的军队。 冲上丘陵的骑兵好似中了魔咒。 一排排地齐刷刷地摔倒。 战马奋力挣扎,却被铁丝网缠绕的越来越紧,鲜血淋漓。 它们哀鸣,向主人求救。 牧民们发狂般挥舞弯刀,劈砍柔软的铁丝网。 紧跟在后的汗帐卫队见状不好,使出了草原汉子的看家本事——障碍跳跃。 …… 阿布汗一马当先。 他虽不是雄主,却也称得上骁勇善战。 控制胯下骏马连续 2次跳跃,利用小小的空间,竟是奇迹般地越过了痛苦翻滚的贱民们。 他的铁盔坠地。 但他不以为意,高举弯刀,一头花白的须发在风中飘荡。 “杀上去,勇士们。” 好一副“汗王跃马图”。 …… 不出意外,阿布汗的战马也没躲过去,四蹄踉蹡,轰然倒地。 400斤的体重,将尊贵的主人压在底下~ 护卫们齐声惊叫,纷纷赶来护卫汗王。 这一幕落在吴军眼里,意识到网了位大人物,掷弹兵立马将多颗 50斤重的滚地雷点燃,顺着坡度滚下。 轰~轰~轰。 连续几声巨响。 炸点周围,再无活人。 更多的圆球炸弹漫天飞舞,丘陵脚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,无数尸体和铁丝网一起炸飞,血雾漫天。 …… 山顶。 李小五指着远处猬集的敌人步兵。 “火箭弹,放。” 20个简易发射架,以最快速度施放了 320根重型火箭弹。 弹落如流星。 死神的镰刀在挥舞。 哈萨克人败了。 人数优势无法抵消武器的代差,人也不是不知畏惧的机器狗。 中玉兹苏丹在逃跑时意外坠马死亡,大玉兹苏丹力战而亡。阿布汗甚至找不到完整尸体。 只有小玉兹苏丹逃了。 他甚至来不及聚拢麾下牧民。 …… 趁你病,要你命。 兀思买的轻骑兵开始追杀。 韦俊的步兵也不再结阵,散开从侧翼齐射溃逃的敌人骑兵。 清军也来了。 他们欢呼着拦截哈萨克步兵。 杀戮仪式在此刻到达巅峰。 从午时到傍晚,从丘陵到天际线,敌人的尸体铺到 30里外。 …… 判断时机,李小五很冷静的下令收拢兵力,安营扎营,同时令西清派使来拜。 永琰自己不敢来。 万一,吃个鸿门宴。 不过西清的几名将官和宗室子弟来了。 “我等受西清大汗之托,拜见上国将军。献上牛羊 2000头,金银 5车,女子 10名,以及质子。” 李小五盯着跪地的质子,冷笑道: “普通宗室?为何不送你们大汗的儿子来?” “将军有所不知,我们大汗还未曾有子嗣。” “胡扯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