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9 嘉亲王纵兵抢和珅宠妾,打狗震爹~-《大清话事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还不够。

    绍兴府十二三岁的徒孙们夹着小算盘也出来上班了。

    陛下对此心知肚明,但没办法。

    至少5年以后,

    第一批自己培养的职业人才才能出校门。

    教育,见效太慢了。

    不像军事工业,今年投入,明年就能杀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四月初四。

    春闱恩科正式开考,来自北方各省的考生共计1552人参加。

    5日后发榜~

    秋来客栈内,

    十余名举人强装镇定,互相说着言不由衷的话。

    “张兄大才,此次必定中头甲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哪里。”

    “王世兄锦绣文章,名动山西,此次必定能进前三甲.”

    “过奖过奖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侧耳,突然低呼:

    “报喜的差役来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屏气凝神,锣声逐渐靠近。

    京漂举子张开怀,紧张的站不稳脚跟,勉强靠着柱子不至于滑倒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报喜的差役,扯着嗓子喊:

    “恭喜兰州王老爷,高中三甲第1221名~”

    “恭喜直隶周老爷,高中二甲第91名。”

    “恭喜~”

    听到名字的举人瞬间失态。

    有人热泪盈眶,有人高举双臂,有人抚掌大笑,有人在地上打滚。

    经常落榜的人都懂,这一刻的含金量。

    张开怀哭得不能自己。

    中了~

    多少年的辛酸终于熬到头了。

    客栈掌柜毕竟是局外人,头脑还算清理。

    在鞭炮声中,

    他猛然间发现了一个蹊跷事:住在自己客栈的举人全中了!无一落榜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折腾了一天,报喜的差役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俩差役议论:

    “好像今年上榜的举人特别多,报喜都报麻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好像,是确实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嘘。我告诉你,本次春闱没有落榜生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落榜的都在菜市口待斩呢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礼部门子王老爷说,根据可靠消息,这次春闱除了在文章里非议朝廷的考生,其他考生不论文章好孬,全都录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别啊了,咱们管这么多干嘛。录的多,咱们的赏银拿就多。八大胡同走起,啧啧,你是不知道,八大胡同如今是旧貌换新颜,全是新面孔。以前那些红姐儿怕是吃不消索伦老爷们的哒伐,红颜命苦哎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乾隆指示:

    为了和南边抢人心,打正治战。

    只要忠于大清的举子,应录尽录。

    如何分辨忠诚?

    一条试题就够了。

    问:

    社稷危难,匹夫有责。大清偶有小挫,根源在何?需如何改善?

    100多名考生在文章中或激烈、或委婉地指出我大清需要鼓励垦荒、肃清吏治、抑制兼并、开发火器、开禁辽东等等。

    被一锅端了~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礼部衙门,

    尚书于敏中以折扇面掩脸,不敢挪开,怕自己忍不住露出嘲讽的表情。

    日后,史书会如何评价乾隆四十四年的恩科?

    乾隆指示,今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秋闱也应遵照此原则,实行百分百录取。

    2000年未遇之大罕见,被自己遇到了。

    投吴一念起~

    于敏中决定让儿子和南边偷偷联络,该考虑换条船了。

    大清这艘破船一边漏水一边奏乐,舵杆在皇帝父子俩手里争来抢去~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和珅将自己关在书房里,久久不愿出门。

    如此荒诞的春闱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精明如斯的和大人怎么可能看不穿。

    接下来还有更荒诞的秋闱、滥发国子监生、以及提前加征乾隆46年赋税计划。

    (在南边的王亶望狂打喷嚏)

    这么一比,

    议罪银制度被衬托的眉清目秀、人畜无害。

    和珅感慨,这世道,全靠同行衬托。

    “老爷~”

    书房外,突然传来了宠妾小七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进来。”

    已诞下一子的宠妾萧小七容颜并无黯淡。相反,更显光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和爷为何苦恼?”

    “哎,与你说说也无妨。朝政愈发失控,颇有饮鸩止渴之趋势,我,我怕~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