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紫禁城遇袭时,内城旗人的集体逃亡行为,为情报署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掩护。 2日后, 刘千在郊区约定区域回收人手,仅仅少了9人。 这让他喜出望外,同时也意识到清廷的统治衰微。 当然, 他没想到是乾隆父子俩斗法,导致出城搜捕行动虎头蛇尾。 不过,原先的路线走不了了。 津门府戒严,大沽口封锁。 所以,众人只能绕了一圈改走陆路,先入河南,再走安徽,最后从浦口段渡江。 浦口,是陛下的结拜兄弟胡之晃守着。 一路上, 刘千越想越佩服陛下,早早布棋浦口真乃妙招。 扬州和安庆北边都被清军严密把守,壕沟连绵,巡逻队密布,严防死守。 唯独浦口云淡风轻。 因为胡之晃部没有剪辫,也没有插吴旗。 落在清廷眼里,胡总兵依旧是个可以争取的地方军阀。 …… 四九城,气氛压抑。 街道上少有行人,即使有也是低头快走,生怕惹上麻烦。 紫禁城内由侍卫亲军和粘杆处控制,他们坚决拥护皇帝。 皇城周围,三步一岗、五步一哨。 午门外, 拥护皇帝一方的军队和拥护储君一方的军队,武装对峙。 前锋营、护军营、健锐营、火器营拥护老皇帝。 骁骑营、虎枪营、善扑营支持储君。 这些是京师的一流武装。 二流武装同时也是兵力最多的步军统领衙门,内部分裂了。 俩营支持储君,仨营拥护老皇帝。 南营,支持储君。 千总福寿一脸兴奋的站在队伍里,按着刀柄。 按照上线指示,他已经托人将自己的效忠信递给了嘉亲王。 拿吴廷的钱,买大清的官。 拿大清的俸,当吴廷的差。 两大帝国伺候着咱一人,福寿整个人都透着精神,腰间的红带子也愈发鲜艳。 …… 总管太监秦驷站在午门城墙眺望,心里哆嗦。 只见各色旗帜飘扬,士兵们衣甲鲜亮,刀枪出鞘,战马嘶鸣。 眼尖的他甚至看到军阵里混杂着大炮。 兔崽子~ 这要是火拼起来,不需要吴贼北伐,大清立马土崩瓦解。 想到这里,秦驷就难受。 默默对上天祈祷: “愿以信男10年阳寿换取大清平安,皇帝安康。” …… “千总大人,今儿会不会打起来?” “难说。” 福寿望着底下心惊胆战的兵丁,腹诽都是一群没见过大世面的南城胡同串子。 像今天这种好几万人的大场面绝对打不起来。 四九城打架的一大特色,到场的人越多就越打不起来。 最后, 肯定有借坡下驴的机会。 两方各自宣布取得了胜利,然后呼朋唤友吃酒去。 想到这里,福寿肚子咕咕。 于是吩咐: “你们几个,去,买点吃食。” “大人,能行吗?” “把吗字去掉。今儿是为国事,告诉掌柜的挂步军衙门的账。” “嗻。” …… 一队兵丁兴冲冲去了前门大街。 小半个时辰后,推着独轮车满载而归,驴肉火烧,油条花卷,再配碗豆汁儿。 兵丁们分着吃,兴高采烈。 福寿扯着嗓子朝对面喊: “护军营的弟兄们,别踏马绷着了。自己人,都自己人啊。” “咱们在这戳着,御膳房也不管饭哟。” 瞬间, 对面森严的军阵,就骚乱了。 旗丁们齐刷刷望向佐领。 佐领东张西望,犹豫了半天,叹了一口气。 “去吧。” “嗻。” 没一会,两边都坐下了。 再过了会,两边都开始卸甲了。 又过了会,两边开始交换食物吃了。 …… 福寿敞开衣襟好似关二爷附体,单刀赴会。 坐到护军营方阵里开始攀亲戚。 四九城的旗人,只要肯聊。 祖上都是亲戚~ 福寿如鱼得水,拍着匈膛: “一会散了场。哥儿几個谁都不许回家,跟着哥哥我砂锅居走起,今儿不喝倒下2个,就不算好汉。” 护军营的旗丁能说啥呢,感激涕零呗。 有富哥们请客去著名的砂锅居吃一顿油水很足的大餐,总能给家里节约2斤嚼谷不是~ 这年头, 旗人家里也没余粮啊。 四九城的人都是懂人情世故的。 没过多会, 步军统领衙门南营和护军营在午门外打起了麻将,一片乌烟瘴气。 正如福寿所说,御膳房今儿不管饭。 上万人饿到傍晚,饥肠辘辘,骂骂咧咧解散,各回各家。 福寿呼朋唤友,一喝,就喝到了第二天天蒙蒙亮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