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用某位不愿透露的旗人的话说: 铁杆庄稼,若是敢欠着不发, 咱爷们儿,立马愤怒的炸毛, 用不了两天就自发纠集起来,去都统衙门抗议。 去紫禁城哭坟。 要钱! 恶意不恶意的,随你怎么理解。 高低要把皇上的脸面撕下来,当擦p股纸。 到时候, 步军统领衙门也好,顺天府捕盗营也罢,都不敢出面管。 事态会越发的严重,直到朝廷惊诧。 然后,拿到朝会上讨论, 乾隆会暴怒,痛骂旗人混账。 丝毫不理解朝廷的难处。 哪儿有一点入关时,先祖们为大清流血流汗的觉悟。 结果是, 中间办事的人会倒霉,摘掉顶子。 旗大爷们,会宣布取得了又一次胜利。 迈着方步,昂着头,架着鸟,红光满面, 聚集在前门大街的裕泰茶馆。 大谈, 在此次战役中,自己发挥了多大的作用。 这么说吧, 谁要是错过了这种盛事,得短寿一年。 只能眼巴巴瞧着别人吹牛, 自己一句话插不上,甭提多憋闷了,肠子都要悔青了。 没有参与感,就等于死亡。 四九城的人, 活的就是这么一种劲儿。 …… 没有差事的旗人,俗称闲散旗人。 时髦的话说,这就是一群尊享版的“非短暂待/业人员”。 京城里,这种人很多。 平时怨气极大, 爷有一身指点江山的本领,却只能在茶馆互相指点。 不让爷为国效力,爷就为国拖后月退。 一遇上这种事,就得闹,大闹。 发泄心里的不满。 不敢直接骂皇帝,怕挨刀。 但是可以骂那些当官的,逮谁骂谁,毕竟法不责众。 逮着机会, 不把本旗都统老爷家的窗子砸了,水缸淬了,狗子头剃成地中海,就不算是你大爷。 这个隐情, 阿桂懂,和珅懂,朱珪也懂, 千万不能发生这种事情,否则中间办事的人全完蛋。 “黄大人,提前把今年的税银押解入京吧?” “下官明白。但是,本府的府库就空了。” “顾不了那么多了。” 朱珪说的是实话, 就算明天起运,抵达京城也是20天后了。 现在是冬季,枯水期, 航行速度会缓慢许多,以往18天的航程,会延长不少。 …… 朱珪一边催促各府州县, 提前征收今年的春拨。 随时准备北运,支援朝廷。 黄文运则是一马当先,令人将府库的存银全部装箱,押解进京。 出于种种考虑,押运的人选,选择了本府的知名镖局。 同时派出了一些得力差役。 并且特批,可持有兵器。 刀枪弓箭火铳,一应俱全。 船,挂的是江苏巡抚衙门,奉旨入京的旗号。 福康安允许,批准的。 因为这年头, 名头小了不抵事,区区苏州知府衙门,过了长江威力就大减。 运河关卡的胥吏, 照样索要好处,都是江苏老乡,打个9折吧。 等过了淮河,就更加没人鸟了。 什么捐,什么税,都得全额缴纳。 不服,有的是办法治你。 黄文运是一步步爬上来的,对于这些事很熟悉。 临行前, 他又找了几十套差役的衣服,让镖局的人全部换上。 增加威慑力。 …… 枫桥码头, 如今仅剩下官船停靠了,规模缩水了一大半。 一众官员,士绅,目送着银船离开。 两艘,吃水都很深。 李郁微笑着,瞧着这两艘船,眼馋的很。 船舱里, 全是50两一枚的银锭,码的整整齐齐。 这要是能搞过来, 就会变成一门门火炮,一箱箱燧发枪,还有乌泱泱的兵。 说句心里话, 供养一支军队真的是太烧钱了。 那账册,看的人心惊肉跳。 就拿正在奋力积攒中的近卫军团,其中一个营举例吧: 下辖, 10个火枪队,500人。 2个3磅炮队,10门炮,50炮兵。 1个6磅炮队,5门炮,50人。 1个辎重队,骡马大车50辆,辎重兵100人。 按照自产的成本价格算, 一杆燧发枪4两,一门3磅炮150两,6磅炮400两。 这个营的枪炮,就价值5500两。 随军携带的火药,铅弹,炮弹,价值1500两。 辎重大车,骡马,价1500两。 每月,炮兵3两饷银,其余战兵2两,这700人每月的饷银,就是1500两。 军服,军靴,加上武装带,各种小装具,零碎,每套价值3两。700人就是2100两。 也就是说, 光是把这个营组建起来,就耗费了10600两。 然后,每月固定开支不少于2000两。 若是开拔打仗,那就没法算了。 杨云娇擅长算账,给出了一个预估的数字, 组建并维持一个营的费用, 每年在4万两白银左右。 战时, 这个数字翻倍。 …… 而按照李郁的构想, 李氏近卫军团,应该是有7个火枪营,2个加强火炮营,1个辎重营。 一年40万两白银,绝对的吞金兽。 杨云娇点点头,笑盈盈的看着他。 “爷,那140万两余下的,预计还能烧半年。若是没有新入账,半年后奴家就得跟您去混丐帮了。” “大胆。” 李郁假装嗔怒,却是心里打起了小九九。 最近的气温略有上升, 等一开春,他还要投入经费在筑水泥城,和水师上。 银子,指定是不够花。 胥江园区的抽水,码头的船舶停靠费,煤饼的利润,都是涓涓细流,虽然稳定但是量不大。 至少, 在半年内是这样的。 马无夜草不肥,人亦是如此。 派人追上去,打劫苏州府银船吗? 20万两, 也够抵用一阵子了。 但是,节外生枝,容易暴露自己。 福康安那小子,还在冷冷的盯着自己呢。 根据衙门内线的情报, 他派了一队戈什哈,在李家堡,胥江码头附近转悠。 大约,是在琢磨着哪儿好下刀吧。 黄文运也提醒过自己, 最好是和巡抚大人改善一下关系,否则被他抓住了小辫子,很麻烦。 …… 但是李郁估计, 在满城建设完成之前,自己还是安全的。 因为砖石都是维格堂提供的。 现在动自己,满城就得烂尾。 一旦发生了,乾隆就要拿人祭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