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他向钱进仔细讲解。 老头是个老泥瓦匠,叫张厚德,今年66岁了,是大柳树公社张家旺大队的著名老匠人。 此人解放前就在省城有名的裕泰营造厂当过学徒,跟着师傅修过教堂、盖过洋楼,一手“清水墙”的绝活在十里八乡都出名。 钱进低声问:“什么叫清水墙啊?” 张厚德急忙说:“俺这里的俗话,就是砌墙的时候不用抹灰,砖缝一样勾得笔直漂亮。” 钱进诧异。 还有这么漂亮的本事? 干部继续说,老汉家里困难,老伴常年生病,儿子残疾,就指望他这点手艺活贴补家用。 可农村家家户户没钱,起不了新房甚至都修不起老房子,他这手艺在农村是明珠暗投。 即使平日里谁家要给房屋修修补补,也顶多管工匠吃顿饭,确实没闲钱给工钱。 这样明明张厚德老汉有一手好本事,家里日子却过的苦。 此次听说能进城吃商品粮、拿固定工资,是他改变全家命运的唯一希望,所以他赶紧来了。 结果他来的也晚了,加上民兵一看他年纪不符合标准阻拦了他,最后老汉绝望,蹲在公社政府门外哭,让这干部给遇上了。 干部低声说:“钱指挥,您要是瞧得起我,我也愿意给张师傅担保,他的手艺、他的人品、他的身板,都是没得说。” “我们公社礼堂那面山墙,就是55年他带着人砌的,多少年了,一点缝没有,结实着呢,所以我觉得他这个情况比较特殊,特意带他过来向您做个说明。” 钱进想了想,问道:“同志我记得您是姓常?” 干部说道:“对,常住海,我是大柳树公社民兵大队的副队长,部队转业下来的战士,我立过三等功,在战场负过伤。” “说这些,我不是要自吹自擂,是想说明我不是个没谱的人,我给张师傅担保,绝对是因为我知道他能行,他是市里头搞建设需要的人。” 然后他看了看老头,叹了口气:“就是年纪大了一点,不过他身边是没问题的,79年还来给公社修过会议室呢。” 钱进饶有兴趣的看向常住海,问道:“你们俩怎么过来的?” 常住海说:“我骑着自行车带他过来的。” 钱进问道:“我看你腿不太好?” 常住海不明白他问这个干嘛,有些尴尬的扶了扶右腿:“膝盖被流弹打掉了,不过不妨碍骑车子。” 钱进又问道:“你想不想去城里干?别在公社当民兵了,我给你在我单位找个班,怎么样?一样带编制,待遇肯定好的多。” 他现在是核准委的老大,要安置几个人进单位上班,太轻松了。 但是他不是真要把常住海留在核准委里。 这个常住海是个人才。 刚才处理乱局果断勇猛,为人又有同理心、同情心,能下决断又有担当,这是个很好的管理人才! 他在劳动突击总队很缺这种人才。 于是钱进就想把他弄到自己手下去管突击队员,他肯定适合。 而且他知道,以后劳动突击总队肯定会发达,常住海去了当管理层,这未来比在乡下光明的多。 常住海下意识挠头。 我也没打算毛遂自荐啊。 此时有几个被选上的大柳树公社户籍的泥瓦匠围上来,他们多少都跟张厚德学过手艺: “张师傅是俺师父,钱指挥,他手艺好,人也好,是个好手艺人。” “钱指挥我说实话,张师傅不是俺师傅,但是我跟俺弟弟都跟他干过活,他干活时候从不藏私,教导俺两兄弟学手艺,您就收下他吧,他会带徒弟……” “是,钱指挥,俺仨可以担保他,他要是干不动重活,俺替他干,保证不耽误事……” 钱进说道:“这样,张师傅你先留下,我找个人考察一下你的技术,过关了,咱们再商量后面的事。” 张厚德老眼里顿时流下泪水,赶紧点头:“没问题,没问题,你随便指使我就行。” 钱进还是更多的关注常住海,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:“你跟我去市里干吧,信我就行了,我肯定给你能谋一个好前程。” “我信任您,钱指挥,我看过很多关于您的介绍,有报纸上看的也有听人家说的,我信任您,但我……”他低头看了看右腿。 “其实我是个残废人了。” 钱进笑道:“你是个残疾,但绝不是残废!你信我,那就回单位跟你们领导说一声,我回了市里立马给你下调令……” “那我能不能问问,叫我去干啥?”常住海忍不住问道。 钱进说道:“先去扫地干活,然后,负责给我带队伍。” “劳动突击队!”常住海下意识说道。 钱进笑了:“嘿,你知道我管着劳动突击队的事?” 常住海点头:“其实我有战友复员回城里后,就加入了劳动突击队,他是五台山路的,说是跟你们很近,他非常佩服你。” 钱进一拍手:“巧了,我起家的泰山路就跟你战友的五台山路是邻居路。” “你猜得对,我要让你管劳动突击队的一些事,如果你这个战友也是人才,到时候你们俩都进管理层,给我好好管那帮知青。” 常住海放下心来,重重点头:“成,钱指挥您说啥就算啥。” 然后他又高兴的笑了起来:“做好事就是有好报啊,我本来只是看张师傅可怜,决定送他过来找你看看有没有特例,结果我自己成了特例。” 钱进想起张厚德的事,去看考验。 老吴给他进行考察,冲他一个劲点头:“这老师傅真行。” 空地上有些红砖和一桶和好的砂浆,这都是之前考验泥瓦匠们用的东西。 张厚德此时还在干活。 他挽着袖子,露出了布满老茧和青筋的手臂。 只见他一手拿瓦刀,熟练地铲起一坨砂浆,均匀地抹在垫好的砖块上,然后另一手拿起一块新砖,“啪”地一声稳稳按上去,手腕轻轻一抖,挤出的多余砂浆被瓦刀利落地刮掉。 动作行云流水,精准利落。 此时已经砌好几十块砖了,砖缝横平竖直,灰浆饱满均匀,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。 最后,他用瓦刀尖在砖缝上轻轻一划,一道漂亮的“凹缝”瞬间成型,干净利落。 “好手艺!”老吴忍不住低声赞叹。 钱进点点头,心中已有决断。 他走到张厚德面前,说道:“张师傅,你手艺过硬,我信,但年纪确实大了。” 老汉顿时叹了口气。 钱进笑道:“这样,我们建筑大队还是破格录用你,但岗位调整一下,不安排在一线砌墙,做技术指导和质检员。” “后面你负责带徒弟,检查砌筑质量,工资待遇按标准给。但有一条,你这身体吃不消了要及时说,千万别硬撑。” 钱进怕老同志在自己工地上出事。 到时候好心就要办坏事了。 张厚德此人感情很是充沛,听完以后老泪纵横,深深地向钱进鞠了一躬。 钱进扶起来,讪笑道:“鞠躬就免了,感谢是可以的,我确实给你走了特例。” 张厚德握着他的手哽咽的说:“谢谢、谢谢钱指挥!我一定好好干,你叫我带徒弟,我把浑身本事都教出来,一定把徒弟带好,也给你把质量关把好……” 钱进其实不太想破例录人。 因为底线这东西一旦破了,那很多事就没法办了。 此时他破例录用一个人,那么就有十个人想被破例录用。 果然,破格录用张厚德的消息,像一阵风传开。 那些落选的匠人仿佛看到了最后一丝希望,纷纷涌上来求情。 钱进坚持原则,除非是本事特别厉害的,或者是之前符合条件但没得到消息的,否则大部分婉拒了。 但就在这时,马从力悄悄拉住了钱进。 他也是泥瓦匠。 钱进估计他想找自己走后门,两人关系很熟,他不好拒绝,就抢先说:“我给你找了个好师傅,你进城以后给我好好学……” “好好,”马从力满口答应,然后继续莽,“钱指挥,我想给你推荐个人,也是个厉害人。” 钱进无语的看向他。 结果他嘿嘿一笑:“默许了?那我给你介绍一下。” “我介绍的是俺们队住西头的马木匠,马棚子。” “他解放前被抓过壮丁打小鬼子,在工兵营当过随军木匠,后来跑回来了。” “他的手艺绝对厉害,而且他是个全才,不光木工活好,砌墙、抹灰、做防水,样样精通样样会,我的泥瓦匠手艺,起初就是跟着他学的。” “另外他还会、还会那个,呃,俺全公社就他会——哦,叫什么混凝土浇筑。” “俺公社72年修水渠,那涵洞就是他带着人给支模板、打混凝土弄的,结实得很,一点没漏。他人品也没得说,就是命不好……” 本来他不打算给马从力这个面子的,但“混凝土浇筑”这个词,让他心头一动。 这确实是当时农村极其罕见的技术。 甚至别说农村,就是城里他组建起来的那支建筑队,里面都没有懂混凝土浇筑的。 而建筑大队未来要发展,要承接更复杂的工程,懂混凝土技术的人才太宝贵了。 钱进问道:“他怎么会这门技术?” 马从力讪笑道:“就是打小鬼子时候学的呗,他当时修过打小鬼子的碉堡,然后学会了浇筑混凝土什么的。” “人呢?带来看看。”钱进看看天色说道。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大王公社,所以只能派车去接人。 越野车奔驰,马棚子被带来了。 这人看起来情况跟张厚德差不多,头发花白、满脸皱纹,看起来六七十岁了。 他身材瘦高,背有点驼,大冷天也穿着一身打补丁的旧军装,冻的耳朵手上都有疮。 钱进见此脱下棉衣让马从力给他穿上。 马棚子没道谢,他赶紧往后退,期间低着头、眼神躲闪,很明显的带着一种长期压抑形成的卑微和谨慎。 马从力摁住他,将棉衣给他穿上了,然后笑着对钱进说:“他是狗坐轿子往下蹦——不识抬举,其实他真的老有本事了。” “俺队里还有大队公社平日里不敢招呼他,但有大活、大事还真得靠他,他有那个本事。” “再就是你看他挺老的吧?其实年纪没超出你的要求,他不到六十!” 钱进诧异的问:“马棚子同志,你不到60?” “五、五十五六。”马棚子含糊的说。 钱进没多问过去的事,直接让他现场展示手艺。 马棚子拿起工具,干活确实利索。 他先是用斧子和锯快速加工出一根带榫卯的木构件,动作精准利落。 接着又拿起瓦刀,砌了一段砖墙,手法老道,丝毫不逊于专业瓦工。 钱进连连点头:“嘿,有这样的人才你们队里怎么没给推荐?马从风呢!” 马从风也是个泥瓦匠,这货不干生产队队长了,也要跟着队伍进城。 马从力拉了钱进一把,帮兄弟做了解释:“俺哥不想给你找事,他解放前被抓过壮丁——你明白我意思,我是觉得你钱指挥办事最公道,只看人才不看别的,所以才敢跟你说。” 此时马棚子也来信心了,问道:“这里有水泥有粗骨料细骨料,就差点掺和料了,要我调点混凝土料出来?” 钱进说道:“不用调了,别浪费公社水泥了,你说说吧,调混凝土是怎么回事?” 马棚子给他口头讲解。 讲解了水灰比、塌落度控制,提到了什么振捣密实之类的词。 钱进听不懂,但他大受震撼。 这样他主动跟马棚子握手:“马棚子同志,你的手艺,我看到了,很好,建筑大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” 马棚子猛地抬头看他一眼,又低下头使劲说:“愿意,我做梦都想进城里去。” 他想去个没人知道他过去的地方,因为他自认有一身好本事,但就是得不到施展,一直郁郁不得志。 “好!”钱进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收拾东西,跟队伍走!” 最后他统计了一下名单。 后面又特招了八个人。 一百零八将! 县里为了表示对市里工作的支持主动派了卡车,两车塞的满满当当: 尽管钱进说了,去了市里会发铺盖卷和劳保用品有福利待遇。 可朴实的农民们秉持着穷家富路的想法,还是带上了家里能带的行李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