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老大不帮他们说话,他们也没话说。 看着程侠自己美滋滋的收拾分给他的好货,几个人对视一眼,不约而同的起了别的心思: 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! 投钱主任了! 钱进还得解释这些海货的来路,因为他们可是发福利品的消息肯定会传出去。 于是他说道:“各位同志,有个事我得向大家伙通报一下。” “怎么说呢,大家看到了,这些海货新鲜吧?肥吧?质量不错吧?” 一行人连连点头。 他说道:“那我琢磨着,如果大家觉得它们不错,以后我准备安排咱们科室跟红星刘家生产队搭对子。” “咱科室有活动经费嘛,刘家生产队则有赶海好收获,我寻思以后再有合适机会那我就用经费去采购,今天我跟老队长协商过了,他们生产队愿意以市场价的半价出售给咱科室。” “我想这是个好事,他们在海边吃够这种小海鲜了,卖给咱们多少赚几个钱补贴家用,社员们很乐意。” “而我们呢?我们在城里一般买不到这样的鲜货,他们愿意用便宜的价格处理给咱们,咱们不妨就买嘛,对不对?” 各科室的活动经费都是要用在员工身上的。 一般是聚餐或者采购福利品分发。 钱进这么做是符合规矩的。 员工们一听科室的活动经费可以事半功倍自然愿意,纷纷举手表态,支持钱进的抉择。 钱进闻言便说道:“好,那以后我每次退潮时都找机会去一趟,给大家带点海货回来分。” 这让一群人高兴不已:“以后家里吃海鲜不用去市场买了。” “钱主任万岁!”有大学生急忙喊。 于是一帮人一边心里骂他是孙子一边跟着喊。 钱进笑道:“行了,都是我该做的事,用不着喊这些没用的。” “什么万岁?只有人民万岁!个人连百岁都不可能,喊什么万岁?” “好了,大家赶紧分配吧,分好了的不用等,回家立马上锅,该蒸的蒸该炒的炒,用他们渔民的话说,今天不吃甜的不吃辣的,就要吃个鲜的!” “钱主任,”程侠这边正色招呼他,手里还拎着那串挣扎的螃蟹。 “下回您再去红星刘家生产队支农,叫上我老程一个。”他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胸膛,“咱好歹是人民子弟兵,力气活是能干的。” “工农兵是一家,支农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我们呢?” “还有我!”孙美娟举起手,辫子上的红头绳一晃一晃的,“我会记账,能帮生产队理账目!” “我也去!” “算我一个!” 呼声此起彼伏。 “行!”钱进大手一挥,很是高兴。 他统帅劳动生产队增加向心力也是通过集体支农手段进行的。 这样他笑道:“那咱们科室组织个支农小分队,以后有合适机会,都去开展支农工作!” 他指了指空了的竹篓,“不过得带上这个,老队长说了,有多少海鲜都给咱们留着!” 转过一天来便是礼拜一。 今天,外事办才算是正式开始工作。 钱进提前来的。 结果他上二楼一看,大办公室里已经来了一半人了,孙健带人正在搞卫生,干的热火朝天。 大办公室地面扫过又拖过了。 桌面都擦拭了。 他们现在开始擦玻璃。 看到钱进到来,孙健擦了把汗说:“钱主任,以后您把办公室钥匙给我吧,我早上帮您收拾一下卫生,提前打好水,帮您做好工作准备。” 钱进摆手:“我可以给你一把钥匙,但不需要你帮我忙活。” “我们几个年轻人,多干点活当工作前热身了。”孙健表现的很积极。 钱进笑道:“我也是年轻人啊,我也需要劳动来给正式工作做热身。” “好了,你们忙你们的,干得不错,很有朝气!” 他鼓励了几个大学生,去打开办公室自己扫地、自己擦桌子。 现在他们科室工作不多,他的工作更少,有些事得身先士卒。 不过他估摸着外商办很快就要提升工作强度了。 上个礼拜他们工作少,那是因为处于磨合期,这个礼拜开始他们算是正式挂牌营业开始干活了。 确实是这样。 外商办今天正式进行科室工作,韦斌作为社长还挺不放心的,于是上午他听秘书汇报了今天的工作安排后,沉吟一声说: “增加一项工作安排,而且增加在第一项工作后面做第二项工作,我要去看看外商办的情况。” 秘书点头。 他知道领导对外商办的情况一直不放心,毕竟这科室确实尿性,还没等着正式上班呢,一位副主任和一位办事员已经进治安局了。 每个周一的第一项工作永远都是查看礼拜天各上级单位下达的文件。 看过文件,针对性进行了工作安排,韦斌端起茶杯喝了口红茶:“你把这些文件下发给相关部门,外商办的不用管,我自己带过去。” 秘书说道:“我陪您过去?” “不用了,我自己去走走。”韦斌背着手出门,“反正没几步路,咱这又不是下乡。” “即使下乡也没事,那钱进下乡是一把好手,而我在这方面并不比他差!” 他进入偏楼,李香正要下楼,一低头看到他顿时慌慌张张:“韦社长,是您?您好,早上好。” 韦斌矜持的点点头。 李香急忙让路并伸手:“韦社长您是要去我们科室吗?请问有什么事?不是,我不是要过问,我的意思是有没有我能够做的?” “你能做的就是你去忙你的。”韦斌和气的笑道。 同时他摆摆手,示意小姑娘别声张。 韦斌自己轻手轻脚地踏上楼梯,钥匙在腰间轻轻晃动。 二楼的走廊静悄悄的,一盏石英钟挂在了南墙上,秒针在“咔嗒咔嗒”地走着。 外商办的大办公室门虚掩着。 韦斌轻轻推开门,眼前的景象让他忍不住点头。 三十多个留在办公室的员工正在齐刷刷地伏案工作,竟然没人注意到他的到来。 阳光透过新擦的玻璃窗照进来,在水泥地板上投下整齐的光斑。 靠后门的位置,孙健正带着三个年轻人在翻阅厚厚的资料。 这是正儿八经从外贸学院毕业的大学生,工作起来很有派头,手里拿着红蓝铅笔在一沓英文文件上勾勾画画。 韦斌背着手直接去了后门。 孙健旁边的员工正低声询问:“FOB条款下卖方需承担装船前所有费用,这跟咱国内情况不一样……” “这个‘FOB’是什么意思?”韦斌突然开口,把几个人吓了一跳。 孙健猛地站起来,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:“韦、韦社长!” 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很激动。 毕竟是单位里的大领导。 韦斌轻轻拍他肩膀:“怎么?个头这么大胆子这么小吗?吓到了?” “不是不是。”孙健尴尬的摆手,“我是激动……” “好了,别激动了,”韦斌笑,“说说,FOB是什么意思?” “Free-On-Board的缩写,意思是船上交货,我们钱主任说,以后咱们国内跟外国开展商业合作,一般将采取这种交货方式,让我们提前准备。”孙健毕恭毕敬的解释。 “很好。”韦斌点点头,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看,“美国大豆出口标准?这些资料哪来的?” “钱主任找来的。”孙健推了推眼镜,“他说要了解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,才能跟外商打交道。” “他还说,咱们国家缺大豆,大豆是很重要的农产品和商业产品,富含蛋白质,对咱人、牲口乃至蔬菜植物都有大用处,所以我们可以及早关注一下大豆相关的国际贸易商业模式。” 韦斌不置可否地“嗯”了一声,从后门进了大办公室往里走。 票单组的区域,几个女同志正围在一起研究一份合同。 李红英的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条款上滑动,突然停在一处:“快看,人家欧美合同里违约金是按天计算的!” “我看看。”孙美娟凑过去,两条麻花辫垂在肩头,“还真是,跟咱们的格式完全不一样。” 韦斌在后头跟着看。 李红英感觉到身后有人下意识回头,顿时身躯一震,下意识就昂头挺胸。 其他人跟着往后看,都手忙脚乱地站起来。 孙美娟下意识的想把合同藏到身后,又觉得不妥,赶紧拿出来:“报告社长,我们在研究欧美合同范本……” “谁给的?”韦斌接过合同,纸张上还带着新鲜的油墨味。 刚印刷出来的东西。 “是钱主任。”孙美娟的声音像蚊子哼哼。 “他说我们以后要跟国际接轨,合同最重要,欧美那些公司现在相对我们有优势,他们就会强调契约精神,到时候会拿合同来说事。” 韦斌翻看着合同,眉头越皱越紧。 这上面全是英文,但关键条款都被红笔标注了中文翻译,页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。 “国际商会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》……”他念着页眉上的小字,“他这是哪弄来的?” “好像是钱主任托首都的朋友在新华书店找到的一本书,然后给我们复印了一些资料。”孙美娟小心的回答。 韦斌点点头,又看另一张合同解读规范:“你们研究的怎么样?” 孙美娟尴尬的挠挠头,说:“有点吃力。” “不过钱主任说熟能生巧,以后我们单位每个周都要抽出时间进行集体组织学习,这样我们下班回家再加练一段时间,看外国合同会很轻松,因为它是看着麻烦,实际上都有章可循……” 韦斌没说话,背着手走向主任办公室。 他敲了敲门却没有回声。 隔壁的副主任办公室里探出程侠的脑袋。 程侠看到是大领导到来,赶紧问候:“社长您好,请问您有什么吩咐吗?我们主任去后勤办公室找东西了,您要是有什么吩咐要不然跟我说?” 韦斌淡然的冲他摆摆手:“你继续工作,好好工作。” “诶。”程侠老老实实缩回头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