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钱进跟随孩童们开开心心回到大队部,蹲在大队部门口的周铁镇见此咧嘴笑: “钱主任,跟这些崽子去后山玩的还行?” 钱进感叹道:“简直太行了,你们西坪群山是宝藏之地,相信我吧,周大队,以后你们队里会富裕起来的!” 队里社员对他真心实意,蔬菜田里最好的菜被挑出来,源源不断的送过来。 竹篾簸箕里堆着翡翠色的黄瓜,顶花带刺的新鲜劲儿还凝在晨露里。 有人拿着针线去地里摘来了新鲜的小辣椒。 红艳艳的椒串在穿堂风里摇晃,像是挂了串小鞭炮。 钱进看到这么一大串小辣椒送到都要无语了:“什么意思?今天给我来个炒辣椒?” “给你带回去,这都是俺仔细挑出来的好辣椒。”来送辣椒的妇女腼腆的笑道,“你尝尝,这辣椒可好吃了。” “还是尝尝这个吧。”周铁镇把黄瓜递给他,又让人去双代店要来一小盘甜面酱。 “黄瓜蘸酱,这在以前是俺招待客人的下酒菜。” 这个吃法很寻常。 钱进沾了点甜面酱咬下黄瓜头,咔嚓声响中,汁水满嘴。 王小英收拾了报纸说:“大队,领导已经回来了,咱蹲在这里吃黄瓜蘸大酱算什么事?赶紧带领导回家里去吧。” 周铁镇嘿嘿笑:“先叫领导歇歇脚,那帮野崽子我了解,进山跑的跟兔子一样,撒欢的折腾,肯定把钱主任给折腾累了。” 钱进笑:“没事,我这体格可不差。” 这不是自谦。 几个月的下乡之旅算是他修身养性、恢复精力了。 结婚后在魏清欢身上耗费掉的精力又积蓄起来,如今他还是生龙活虎的好汉。 午饭张罗在周铁镇家里,钱进正要跟着过去,有老汉挑着竹篓颤颤巍巍的走过来。 周铁镇立马迎上去:“四大爷,怎么样?” “准成。”老汉笑呵呵的捋胡子。 周铁镇从他肩膀上卸下来竹篓,打开盖子给钱进看。 竹篓里全是青灰色的虾,很鲜活,在里面蹦蹦跳跳,每一只虾那细长的触须都在颤动。 钱进问道:“老爷子这是给我去捞虾来着?嗨,你们太夸张了,至于吗?” 老汉认真的说:“至于,至于,你给俺大队又办双代店又送新品种的菜,我们招待你杀一头牛都是应该的,何况只是去捞虾?” 他又补充说:“不过这虾也好吃,不比牛肉差多少,这是二罗涧溪流的虾,肉质紧实。” 说着他抄起竹篾编的漏勺捞了虾给钱进看,活蹦乱跳,异常鲜活。 钱进解释说:“我知道,老大爷,我相信这虾好吃,可您老这么大年纪了,还以为我这一口吃的去忙活,我怎么过意得去呀?” 他又责备周铁镇:“你也真是的,让孩子们给我捞点鱼就可以了,怎么还为难老同志去给我捞虾?这不像话!” “像话,怎么不像话?”周铁镇哈哈笑,“捞虾跟捞鱼不是一回事。” “你跟着铁蛋那些野崽子去溪流里看过了,鱼捞到不少,是吧?虾呢?捞到虾了吗?” “告诉你,山溪里的虾跟鱼不是一回事,不懂行的别说捞虾了,就是找都找不到!” “别看我们都是在西坪山里住了一辈子的人,却捞不到什么虾,我四爷爷是好手,所以必须得让你出马。” 王小英在旁边看淡水虾,赞叹说:“个头真大。” 对钱进见多了海虾的人来说,淡水虾的个头不够看。 这些河虾最大的也就跟他小拇指个头差不多,多数才半根中指长短。 但考虑到这是河虾,那确实个头不小了。 老汉笑着说:“小个头的我挑出来了,给钱主任吃大个的!” 钱进招呼老汉:“大爷,走,今天中午一起喝两盅。” 老汉摆摆手说:“我去不了,我家里头的婆娘已经做好饭了……” “大爷,中午的饭晚上还不能吃了?今天中午听我的,你必须得去一起喝两盅。”钱进拽住他的衣袖。 老同志为了他一口吃的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,他肯定不能干吃,必须得带去上酒席敬一杯酒以表心意。 钱进给周铁镇使眼色,周铁镇笑道:“是,四大爷,一起去吃饭,今天桂芳做的菜肯定多,一起去,咱爷们也好些日子没坐下了。” 老汉一看走不了,不好意思的笑了:“你们领导的酒席,我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坐着干什么?” 钱进坚定的说道:“去陪我这个领导喝口酒行不行?领导想和人民群众坐在一起行不行?” 老汉闻言笑道:“行行行,钱主任你这么说我怎么能走呢?” 海滨市的八月几乎是全年最热的时候,晌午的日头很毒,毒日头烤得土路发白。 在山里头全是树荫还有山风不算遭罪,走在路上晒着太阳可遭罪了。 大队部门口到周铁镇家门口有一公里,这一路走来钱进汗出如雨,等他到了周家门口,的确良衬衣已经湿透,紧贴在结实的脊梁上。 周铁镇家的大黄狗听到陌生人脚步跑出来,冲着钱进‘晃晃晃’的叫。 见此周铁镇上去飞起一脚,这狗立马乖巧了,耳朵归拢成飞机耳,围着周铁镇亲热的舔他的手。 周铁镇没好气的挥手:“滚滚滚,大热天舔我一手的口水,滚一边去。” “铁镇,钱同志啥时候到啊?”屋里传来妻子刘桂芳的喊声,伴随着铁锅铲子碰撞的脆响。 “已经来了!”周铁镇吆喝,“该下锅的下锅,该上桌的上桌!” 他转身走进院子,顺手从井台边抄起葫芦瓢,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。 水珠顺着他的络腮胡子往下淌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 葫芦瓢扔回去,钱进捡起来又来了一口。 周铁镇用袖子抹了把嘴,心里头热乎乎的。 钱主任从没有看不起乡下人! 这样的好干部要回城了,他这个大队长说什么也得好好送一送。 “桂芳,菜都备齐了吗?”周铁镇大步走进灶房,扑面而来的是油炸食物的香气,呛得他打了个喷嚏。 刘桂芳正站在土灶前,手里的大铁铲翻动着锅里金黄的知了猴。 她四十出头,圆脸盘被灶火烤得通红,碎花布衫的袖口高高挽起,露出结实的小臂。 “齐了齐了,菜都送过来了,就搁筐子里。”她头也不抬地答道,手腕一抖,锅里的知了猴翻了个身,炸得更酥脆了。 周铁镇蹲下身,掀开盖在柳条筐上的湿布。 黄瓜翠绿得能掐出水来,西红柿红艳艳的像挂了层釉,紫得发亮的茄子、青辣椒、嫩豆角,还有一把把芸豆,全都水灵灵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