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六月收麦,七月蔬菜熟,然后就是八月了。 一九七八年八月的海滨市,热浪滚滚。 自店公社的土路上,两辆首都吉普卷起漫天黄尘,缓缓驶入公社大院。 车门打开,几个穿的确良衬衫、手提公文包的干部模样的人陆续下车,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出头、面色严肃的男子。 “封科长,那就是自店公社供销社?”省供销总社政治局的孙干事打量着不远处的一座大院。 灰扑扑的墙上“发展经济,保障供给”的标语鲜红,显然是定期描摹了。 封长帆擦了擦额头的汗,点头道:“是的,孙干事。不过我们今天不直接去供销社,先到各生产队走走。” 这是省供销总社派出的考核组,由政治局、劳资科、外事处的干部牵头,由海滨市供销总社政工科、劳资科的副职领导陪同,专程考核海滨市供销总社外商办筹备组工作人员的情况。 他们从月初开始考核,每天考核一人,如今轮到了在自店公社供销社工作的钱进。 孙干事仔细看钱进档案,对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笑道:“郑组长,这个钱进挺厉害呀,在搬运大队干到了大队长,在供销社干到了主任,相当厉害。” 郑组长皱了皱眉头:“钱进、钱进,这个名字很熟悉呀,韦社长提过他,我有印象。” “封副,我记得这是你们政工科最看好的干部?他倒是出乎预料的年轻,今年才26岁呀。” 封长帆明白两人的意思,这是在怀疑钱进背后有关系,是走关系升职的。 他对此早有准备,拿出一袋档案递给郑组长:“您看一下他的详细履历,这是一位很出色的同志,非常优秀,干一行爱一行。” “他在从事搬运工工作的时候就屡立功劳,升职为大队长后,更是立功不断,曾经多次接受了联合单位的表彰。” ‘联合单位’这四个字他着重加大了音调。 郑组长自然能听懂他的潜台词: 钱进没有什么关系,否则也不会立功让多个单位联合表彰。 当然,也有一种可能他的背景大的很,大到能影响多个单位帮他找机会立功,大到多个单位可以帮他开表彰大会。 可是这样又有个问题出现了。 如果有如此深厚的背景,何必从搬运工起步呢? 要知道搬运工那是真真实实需要出大力的工种,而且立功机会少、在领导面前露脸机会少,很难晋升。 另外现在任何单位入职后,基本上都没有调岗机会了。 钱进之前想调销售岗或者采购岗就很难,还是机缘巧合碰到了改革开放在即,供销总社在市一级增设新科室,要考核他才得以给他转岗。 郑主任和孙干事等人都明白其中道理,他们全是老供销,封长帆不需要多说,点一下后他们便没有了疑虑。 另外封长帆还给进一步做了解释:“调钱进同志来自店公社供销社上班是有原因的,他是省外商办和我们单位开会后,领导讨论出来的重点观察人才。” “我们安排他来到基层的供销社,一是想看看他的一线服务意识,二是想看看他面对单位内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会怎么处理。” 郑组长点头:“这事韦社长跟我提过,他处理的不错。” 封长帆说道:“是的,相当不错。” “贪污犯马德福被他一手挑落马下,不止如此他还成功从基层生产队入手,发动群众控诉分销站的负责人——这都是马德福的心腹。” “钱进获得了马德福的贪污犯罪和收受贿赂的证据,又将分销站负责人发展成了控诉马德福的证人。” “就这样,他成功将马德福送入了监牢,晋升成为了供销社主任。” 孙干事闻言惊叹:“是个人才,有机会得让他当面汇报一下这个工作。” “这个机会只能等以后了。” 为了掌握外商办筹备组成员在新岗位上的真实情况,他们考核过程中不通知成员本人,而是通过地方关系直接深入基层了解。 考核组一行五人,在封长帆的带领下先进入公社报备了行程。 这年头农村可不安全。 车匪路霸时有出现,经常有人在乡村地区出事。 今天公社书记不在家,主要领导班子去县城开会了。 不过封长帆等人不需要公社领导陪同,他们需要的是公社治安员。 报备行程后,公社联系治安所,刘建国亲自给省城来的领导保驾护航。 他们首先来到了离公社最近的七道生产大队,这是郑组长找到的关系。 路上刘建国一个劲看郑组长。 郑组长笑道:“怎么了,所长同志,我脸上开花啦?” 刘建国嘿嘿笑:“不是,领导,我看您面熟。” 郑组长闻言笑而不语。 他们赶到大队的时候正是上午九点多,社员们已经下地干活去了,只有几个老人和孩子在树荫下乘凉。 “老同志,程家栋去哪里了?”郑组长客气的问。 有老人眯着眼睛看向他们,问道: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 郑组长笑道:“我是程家栋的朋友,以前他去省城看病就是在我家里住的……” “知道了,省城的大官!”老人顿时明白了“大栋前年去省城回来,可没少说省城的情况,还大大的感谢你,说你是好官。” 郑组长摆摆手:“上班的时候工作属于官员,不上班的时候我跟你们一样,两个肩膀夹个脑袋,就是个老百姓!” 老人笑道:“从这句话就能听出你是个好官,好官才这么想,我们公社供销社那个钱主任,他跟你差不多,好说话,不把自己当个官,就爱跟咱老农民蹲在村口唠嗑。” 一听这话,几个人挠头。 误打误撞,直接切入主题了。 这样孙干事给领导递了个眼神,领导点点头。 于是孙干事蹲下身,和一位正在编筐的老汉搭话:“大叔,这个钱进是你们供销社的主任?我们来的路上在汽车上听过有人说起他,可是听起来口碑不太好啊。” 老汉眯起眼睛打量着这群干部,手上的活计没停:“钱主任口碑不好?你这是给我说笑话,他口碑不好谁口碑好?” “准是领导们听了那个什么,就是马德戈比亲戚朋友或者李卫国、韦全民他们那些狗东西的亲戚朋友的话。”又有个老汉说道。 本来在玩闹的孩童听到这话纷纷嚷嚷起来: “马德戈比,不是东西!扣老百姓衣,吃老百姓鸡!” 封长帆摆手说:“小朋友们,不能说脏话呀。” 编竹筐的老汉笑道:“一看就不是我们本地人,这不是在说脏话,这是在说顺口溜。” 又有老汉捋须说:“马德戈比不是骂人那句话,是个外号,以前供销社主任马德福的外号。” “马德福名字挺好,可他不干人事,我们老百姓给他起外号叫马德戈比,因为他做人做事真是他马德戈比。” “为什么顺口溜里说他扣老百姓衣、吃老百姓鸡?因为他仗着自己是供销社主任,方方面面的克扣老百姓东西,而且他喜欢下乡,下乡就去各大队喝酒,净祸害老百姓!” 孙干事震怒:“还有这样的人?” 郑组长摆摆手:“你经常下乡就知道,这种干部太多了。” “老哥,说说现在,现在供销社怎么样了?” 老头立马说:“那可比以前强太多了。” “哦?怎么个强法?”劳资科的李科长掏出笔记本。 “钱主任来了以后,酒不掺水了,饼干也不潮了。”老汉用粗糙的手指比划着,“以前的马德福,那酒兑得,喝一口能淡出鸟来!” “那时候的饼干你买了软塌塌的,送亲戚你都不好意思,可要是不买吧也不行,对吧,总不能亲戚来一趟你叫人空着手走。” “现在不一样了,嗯,现在你去买饼干点心吧,又脆又香又好吃。” 孙干事笑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 老头诧异的看他,直接的说:“你就算是城里人,也不该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。” “饼干桃酥吸潮,要是你不密封保存,它吸收了空气里的水汽变软了也变沉了……” 孙干事不因为老头说话直接而尴尬,他恍然道: “明白了,供销社把饼干吸潮增重,这样可以多卖几个钱,马德戈比主任便可以贪污一点钱。” “可不是一点,那不少呢,他不光饼干这么干,其他点心茶食也是这么干。还有白糖红糖,都这么干。”老头们说的愤愤不平。 “还有那个尿素化肥的,他也打开袋子来吸潮,尤其是下雨天,特意放到门口去吸潮……” 孙干事怒道:“这样怎么能行?化肥尿素一旦潮湿板结很容易变质呀。” “他管这个那个的?”老头轻蔑的笑,“他只管自己足称足两的把化肥尿素给生产队交了,至于管不管用他不管。” 第(1/3)页